欢迎使用南昌民声留言系统,热点部门将真诚为您服务
南昌新闻网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开放性、互动性和不受时空、身份限制的优势和特点,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市网宣办、市委办公厅"民声通道"工作室联合推出"南昌民声"频道。
2011年5月23日,该频道的"我要提问"栏目正式上线,网民可登录南昌新闻网,进入"南昌民声""我要提问"(我有话说)提出问题,寻求帮助,给予建议,全市各县区和职能部门百余位网络发言人将第一时间解答网民疑问、解决公众现实困难、回应网民建议、公开政务信息。
"我要提问"为热心于借助网络平台表达个人意见与建议的网民提供了一个个人页面和空间。使用该功能者需要注册,注册后的网民将拥有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凡是使用该帐号提问的问题,都将在个人页面上呈现。用户可以查看自己所有的提问以及问题的回复情况和其他处理情况。只要通过帐号和密码登陆自己的"个人中心",便无须再用其他查询方式寻找自己曾经提问的问题,查询自己提问的问题以及相关信息将更加方便快捷。
如果不想成为注册用户,网民也可以匿名发表问题和建议。但如果问题设置保密或被转交部门时,查询问题时需要提供该问题的编号和查询密码(详细使用方法请参照"南昌民声"使用帮助)。 此外,"南昌民声"民声聚集、记者跑腿、网友互助等栏目将于近期陆续上线。
"南昌民声"使用帮助
问题提交流程
提醒:网上民声留言由专人审核,正常工作日内您提交的留言将在1小时内被审核。如果您提交的内容不符合网上民声审核原则,将会被删除。(参见审核标准)
注册:点击进入注册页面,提交信息后注册。此过程大约需要1分钟时间。
提问:进入留言页面,填写标题和内容,选择问题类型、是否公开和部门。
查看:登陆后进入个人中心页面,查看自己的问题是否审核或解答。
反馈:对于您满意的解答,请点击"满意"选项,以表对解答部门的感谢。
问题审核标准
提醒:网上民声是南昌市政府和热点部门通过南昌新闻网网络平台解决市民难事、烦事的一条渠道。该平台致力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但并不保证一切问题都得到解决和答复;由于许多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它们的最终解决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为维护大多数网民的利益,请合理使用网上民声。
A、留言规范
标题:标题字数在10到25之间,标题是问题内容的总结,须简明扼要。
正文:正文字数限定在2000字内,问题阐述清楚明了,将有助于得到明确的解答。
类型:请选择正确的留言类型,以方便其他网民查看和部门解答。
保密:如果您的留言不愿意被其他网民看到,请选择保密选项。
部门:请选择与问题密切相关的部门,这有利于您的提问得到最迅速的解答。
B、删除标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将被删除)
用语不文明,侮辱性、诬蔑性、歧视性语言明显。
在留言中恐吓、威胁、诽谤他人或部门。
对同一问题恶意连续、重复提交。
有意提交模糊语言、问题阐述不明确、不具体。
留言中恶意复制标点符号或其它字符。
南昌以外其他地区的问题。
部门内部矛盾、问题。
广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国家秘密。
C、转交部门
网民提交的留言在不确定是否属实、需要调查落实的情况下,为保护当事人或部门的合法权益,一律以保密形势转交给相关部门,用户只能在自己的"个人中心"中或利用问题查询码查看。
问题查看方法
提醒:如果您是注册用户,将方便您使用网上民声的各种功能,建议您免费注册。
A、注册用户
在网上民声首页登陆后点击"个人中心"进入自己的页面或点击"个人中心"再登陆。
进入个人中心后,可以查看自己提交的问题的各种情况。
B、普通用户
提交问题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留言查询码,该码用于查询您自己设置的保密留言或被审核人员转交部门的留言,请牢记。
如果您的问题没有设置保密或没有被转交部门,也可以在留言列表中查询到。
使用留言查询系统时,请选择与您提交问题时相符合的部门和时间范围,"关键字"为可选项,"姓名"、"编号"可任选一项。
其他常见问题
A、如何参与"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是网民对部门回复质量作出的一种基本评价,具有相对性。网民只能对自己的留言的回复作出评价。
B、网民提交问题的四种状态
公开(正常状态)
保密(留言者设置)
转交部门(审核人员设置)
删除(审核人员设置)
C、问题提问页面部分功能说明
保密:如果留言者不想公开留言,可选"保密"选项,查看该问题时需要提交编号和查询密码。
查询密码:用于查看保密留言或被转交部门的留言以及参与满意度调查。